鉴别中药即鉴定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一、来源鉴别
来源鉴别是应用植(动)物分类学知识,对中药的来源进行鉴定,确定正 、确的学名,以保证在应用中品种准确无误。
中药材大部分来源于植物,通过中药材的植物形态的观察( 也可借助于放大镜和解剖镜)结合核对植物标本(已鉴定出品种的标准样品)及植物学文献来确定中药材的植物学名。
二、性状鉴别
性状鉴别是通过对药材的外形、大小、表面、颜色、质地、断面以及气味等 进行综合观察,判断药材的真伪。传统的鉴别方法主要是应用性状鉴别的方 法。长期以来老药工、老药农在实践中总结、积累了很多鉴别中药材外观的宝 贵经验,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经验鉴别方法简便易行,形象生动,重点突出, 切合实际。为杜绝假药扰乱药品市场做了很大贡献。
传统经验鉴别主要有以下手段:
1.眼看
眼看就是用人体的光学感受器———眼,看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颜色断面等,从而判定药材真伪优劣等的方法。
形状:每种中药材的外形一般是固定的,如圆柱形、纺缍形等。如贝母中炉贝母为圆锥形,平贝母为扁球形;真天麻为长椭圆形,伪天麻为圆锥形;防风的根茎像“蚯蚓头”,海马的外形为“马头,蛇身”,应注意掌握特点,识别外形,干品可用水泡,使之发开,摊平观察。
大小:中药材的大小,如长短、粗细、厚薄等均有一定规格,如果不符合规格,可认真辨别;测时应以量多的样品为准,如枸杞有大有小,党参有长有短,粗细不均。
表面:中药材的表面各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光滑度、根痕、皮孔、粗糙度,以及鳞片、毛等,这是识别药材真假的标准之一。如真天麻表面有潜伏芽排列而成的多轮横对纹,伪品马铃薯和紫茉莉根则无。
颜色:中药材的颜色通常是固定的,色泽变化一般不大。如红花为红色,青黛为深蓝,紫草为紫色,黄连为黄色等,如果色泽发生变化,可能是伪劣药材或是质量不好的药材,不可选用。
断面:在鉴别皮、木、藤、枝及根茎药材时,可用折断后观察断面的方法。如厚朴、秦皮、沉香、苏木等,看其断面有无粉性,响声如何,色泽、质地、纤维度,从此予以区别。
用刀横切平面,可看断面的木心,皮木之间的比例,有无油性等。如黄花,断面有菊花心,防已有车轮纹等。
2.手摸
手摸即用手的感觉去感受药材的软硬、坚韧、疏松、粘性或粉性等质地特征。如松泡、粉性、柴性等。如通草松泡,山药显粉性等,应注意识别。
3.鼻闻
即用鼻子闻某些药材有特殊的香气和臭气,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挥发性物质的原因。有的药材可揉碎再闻;或用开水烫一下再闻,有的需点燃一下闻烟的香气。这些药材的特殊气味,常常成为药材鉴别的主要依据之一。如沉香、乳香、樟木、山药等均有特殊香气,但又有不同之处,可帮助识别。
4.口尝
口尝可以从药材的味道识别其真假伪劣。通过味觉感受到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来分辨区别。如乌梅、木瓜、山楂以味发酸为好;黄连、黄柏等越苦、越好,党参、甘草、枸杞以味甜为好。
口尝时,要注意具有强烈刺激性和有毒的药材,尝时应取少许,尝后可立即吐出漱口,并嚼点甘草,以免中毒。
5.水试
水试就是利用某些药材在水中的各种变化作为鉴别依据,来识别药材的真伪。如红花用水泡后,水变金黄色而花不褪色;苏木投入热水中呈淡红色等,这是因为药材中含有的化学成分所致。
6.火试
一些中药材含有树脂类,用火烧之后可产生特殊的气味、色泽、烟雾,发出响声等现象,由此可以识别真假伪劣。
如麝香在火试时,有崩跳而起泡现象;沉香燃后边缘起油泡而香气浓烈,伪品则无此现象等。
三、显微鉴别
显微鉴别是借助光学显微镜来观察中药的组织结构、细胞形状以及细胞内含物的特征来鉴别中药的真伪。
四、理化鉴别
理化鉴别是通过化学分析或仪器分析的方法利用中药的某些特定的化学 性质来进行的鉴定方法。
对中药进行真伪鉴别,一般要根据所鉴别的对象确定具体的鉴别方法,大 多数情况需要综合这几种手段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五、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方法
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与优劣识别有以下几个要点。
(1)净度检查
中药炮制品中应无泥砂、虫屎、非药用部位或其他异物
(2)虫蛀、发霉、腐烂检查
中药炮制品不应有虫蛀品、发霉品、腐烂品。
(3)气味检查
中药炮制品的气味与临床疗效有密切关系,如酒炙品应有酒香味,醋炙品应有醋香味,炒焦品应具焦香气味等。各种炮制品均具有特定的气味,气味变淡薄或消失者,不能久贮或再用。
(4)色泽检查
各种炮制品均具有固有的色泽。若炮制品受热、受潮、见光或存放时间太长,均能破坏原有色泽,外观改变,这也是炮制品内在质量变化的标志;应根据情况及时使用或进行处理。
(5)含水量检查
一般动、植物药材的炮制品,其含水量在8%--12%。控制含水量,可防其发霉变质,又可确保处方用量的准确性。
(6)中药饮片类型及规格检查
中药饮片的类型很多,主要有片、丝、段、节、块等;药材的质地、形态及炮制加工等的要求不同,其规格标准又不一样,现分以下几种情况介绍:
1.质地坚硬、致密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质地坚硬致密的木通、白芍、乌药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厚应是1--2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2.质地松泡、粉性大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山药、茯苓、甘草、沙参等,应切制成片型片,其片厚应在2--4MM,不属于此片型及规格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3.体形细长、质地松泡的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白茅根、荆芥、麻黄、益母草等应切制成节、段型饮片,节、段长应为10--15MM,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应视为不符合要求。
4.皮类及宽大的叶类药材切制的饮片类型及规格:如陈皮、黄柏、荷叶、枇杷叶等,应切制成丝片,宽2--3MM的细丝片或宽5--10MM的宽丝片。凡不属此片型及规格者均属不符合要求。
(7)中药炒制品的识别
中药经炒制后发生了形态、颜色、气味变化;根据药物、临床要求的不同及火候标准要求的不同,药物经炒制后可从以下诸方面去识别其优劣:
1.小种子(小果实)类药物多采用清炒、炒黄法炮制:如白芥子、苏子、莱菔子、葶苈子等,经炒制后,其色变黄或加深,具香气味,形体鼓起或炸裂有声。
2.种仁类药物经炒制的识别:如莲子、薏苡仁、芡实等。莲子肉炒后表面色泽加深,内面深黄色,表面略有焦斑且具香气。薏苡仁炒后呈黄色,不炸裂,具香气,略带焦斑。
3.药物炒焦的识别:药物炒焦主要观察药物表面的颜色,是否焦褐色或焦黄色,有无焦香气味。如山楂炒焦后,外面呈焦褐色,内面为焦黄色;麦芽炒焦,谷芽炒焦,神曲炒焦,均看是否呈焦黄色,具不具焦香气味来判断。
4.土炒药物的识别:药物用土炒后,其表面挂满一层细土粉,呈土色,并透出土香气味。如白术、山药经土炒后即如此。
(8)中药炭药的识别
中药炭药主要用于止血,制炭药炭一是炒炭,二是煅炭。
1.炒制的炭药:一般为外焦黑、内焦黄或黑褐色,其味为微苦涩、苦酸。如草类的荆芥炭,外为黑褐色,味涩,香气减弱。叶类的侧柏炭,外为焦褐色,内为焦黄色,具光泽,有焦香气,味苦涩。根类的地榆炭,外为焦黑色,内为焦褐色,味苦涩。皮类的牡丹皮炭,呈黑褐色,味涩。
2.煅制的炭药:煅制炭一般具三个特点:色黑具光泽,质轻松易碎,气味较 炒炭浓厚;如煅制的灯心炭,呈黑褐色,具光泽,质轻易碎。血余炭呈乌黑色而光亮,质轻松呈蜂窝状,捻之易碎,具臭气味苦。再如荷叶炭呈焦褐色,苦涩, 一般味更浓。
(9)炙制中药的识别
炙制是指药物加入定量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根据辅料的不同,其识别要点如下:
1.酒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酒炙制后,一般颜色较生药加深,且具酒香气,如酒炙黄连、酒炙大黄、酒炙当归等均如此。
2.醋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醋炙制后,一般颜色加深且具醋气,如醋炙延胡索、醋制香附、醋柴胡等均如此。
3.盐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盐水炙制后,颜色稍加深,偶有焦斑,略具咸味。如盐炙知母,其色加深呈老黄色,偶见焦斑,味微咸;盐炙车前子,色加深呈黑褐色,味微咸;盐炙杜仲,色为焦黑色,胶丝减少易断,略有咸味。
4.蜜炙药物的识别:药物经蜜炙制后,颜色加深,略带粘性,味转甜,而具 蜜香气。如蜜炙甘草,色加深呈老黄色( 又称金黄色),稍具粘性,味甜具香 气;蜜炙黄芪,色呈深黄色,略具粘性,味甜;蜜炙枇杷叶,色为棕黄色,略具粘 性,味甜,具蜜香气。
(10)蒸制中药的识别
药物经蒸制后,发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应根据药物与加工变化程度的不同来识别炮制品是否符合要求。如黄芩经蒸制后,利于加工成饮片供调配 制剂使用。为确定处理是否恰当,可取少许饮片放入冷水中浸泡。若冷水变成绿色,说明黄芩甙水解,饮片不符合要求。又如蒸制熟地黄,熟地黄的标准是乌黑色而具光泽(亮),质地应滋润柔软,味甘甜而气香,不符此标准,则视为不合格。蒸制黄精,应是外表黑色,内为深褐色,质地柔软而味微甜。若口尝麻舌,服用刺激咽喉者为不合格。
(11)煮制中药的识别
中药运用煮制加工处理,主要为降低毒副作用,改变药物性能,以利内服。如川乌、草乌,白附子之类,毒性剧烈,生药只外用,不供内服,故采取煮制;如煮制川乌,是为使毒剧成分的乌头碱,在长时期加水加热处理过程中水解成毒性很微小(弱)的乌头胺而达到解毒;判断是否达到炮制标准,观其色,应外为黑褐色,内为灰黑色,味淡而不麻舌。识别草乌的炮制标准与方法,基本同川乌,包外黑而内黄黑色,味淡而不麻舌。
(12)水飞药物的识别
药物采用水飞,是为了利于外用与内服;药物经水飞法处理后,是否符合水飞的质量标准,可用手捻、口尝、溶解方法加以确定。如水飞的朱砂、雄黄 滑石粉、炉甘石粉等,手捻有细腻感,口尝对舌无粗糙物的刺激感,加水溶解,搅拌成悬浮液,放置久久不下沉澄清者为合格。
六、口尝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红茜草:将较粗的根折断,对口吸之有明显的透气感为真品;如无透气感,为伪品,或是蓬子菜根。
(2)人参:口尝有香气,味微苦而回甜,系人参正品;口尝无人参味而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口尝有明显的豆腥气系伪品野豇豆根。无人参气味,而且麻舌系伪品紫茉莉根;口尝有胡萝卜气味,为伪品胡萝卜,无人参气味,嚼之有粘滑感系伪品栌兰根,口尝麻舌,不具有人参气味,为伪品华山参。
(3)川贝母:正品口尝用牙咬试质较疏松,味微苦,咬之软硬,其味比川贝苦,系混淆品奉节贝母;口尝苦味浓,有的微咸,为混淆品车贝母,牙咬之质坚硬,味淡,系伪品一轮贝母;牙咬质硬,口尝味苦而麻,有毒,系伪品山慈菇。
(4)当归:口尝气清香而浓郁,味甜微带苦辛;如果口尝有当归之香气,但较淡弱,味微甜而麻舌,系伪品欧当归;气味极淡弱,系伪品甘肃伪当归。
(5)射干:口尝味苦辛,具有射干之特有气味;栽培品苦辛味淡弱,其为正品;口尝气微弱,味甘略苦,系伪品白射干,蝴蝶花的根茎。
(6)党参:口尝味甜,有党参香气,嚼之无渣者为正品,而嚼之松泡甜味淡,嚼之质硬味微甜,系混淆的甘孜党参;嚼之质软、味甜,具有胡萝卜气味,不可药用,系伪品迷果芹。
(7)紫菀:口尝气微味甜为正品,如有特殊香气味辛辣,系混淆品马蹄紫菀。
(8)防风:口尝有甘味,嗅之有败油气味为正品,无防风之败油气味,微甘,为伪品雅葱。
(9)天麻:口尝嚼之有特异的香气久留于口内,味甘,无任何药材的气味与其相似为正品,气微、味淡,有麻舌刺激感,系伪品紫茉莉根;气微、味淡,系伪品大丽菊根或马铃薯;味淡,口尝有粘性感,系伪品蕉芋;气微,有麻舌感,系伪品商陆的根。
(10)银柴胡: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口尝味麻舌,唾液起泡沫,系混淆品丝石竹。
(11)山奈:香气特异,口尝辛辣,为正品;气香,味辛辣而苦,系有毒的伪云南山奈。
(12)橘梗:口尝味微甜而后微苦为正品;口尝麻舌,唾液起泡沫,系伪品丝石竹;
(13)黄芪:口尝嚼之味甜,有豆腥气,纤维较少,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苦马豆根;有香五加皮香气感,系伪品草木樨根;味淡,无豆腥气,系伪品圆叶锦葵根;嚼之纤维性强,无黄花之甜味,系伪品锦鸡儿根;嚼之发柴,无味为棉花根。
(14)大黄:口尝气清香,味苦而微涩,为正品,如气浊,口尝有恶心不适感,为山大黄。
(15)山豆根:气微,口尝味极苦,为正品;如有特异香气,系伪品寻骨风 根。
(16)川牛膝:气微,口尝味甜为正品;气微,味苦而麻,为苦麻牛膝。
(17)巴戟天:气微,口尝味甜微涩为正品;嚼之松泡,味淡系伪品羊角膝;嚼之坚硬,味淡系伪品虎刺。
(18)麦冬:气清香,嚼之发粘,味甜微苦有木心,肥大者质佳,为上等正品;而嚼之质硬,味淡,不粘,无麦冬之香气,系伪品淡竹叶根。
(19)三七:气微,味微苦而后甜为正品;有明显的姜香气,味微苦而辛,系用莪术伪制。
(20)高丽参:有较淡的特异香气,味甜微苦为正品;不具有高丽参的特有香气,且参味比高丽参淡,系用红参仿制;不具高丽参的气味,口尝有麻舌感,系商陆根蒸后压制而成。
(21)砂仁:气芳香而浓烈,有樟脑气,味辛凉,微苦为正品;有不同于砂仁的芳香气,无樟脑气,辛凉感淡弱且涩,系伪品建砂仁;口尝味淡,不具备砂仁的香气,系伪品海南土砂仁;不具砂仁气味,系伪品贵州土砂仁。
(22)乌梅:口尝皮肉较软,味极酸,有特异的烟熏味为正品;咬之皮落而硬,味酸涩,不具乌梅之气味,系伪品山李子;咬之皮落而硬,酸味极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桃;咬之皮薄而硬,酸味较淡,无烟熏味,系伪品山杏。
(23)石莲子:口尝子叶味甜为正品;子叶发苦,系伪品苦石莲子。
(24)小茴香:香气浓,尝之味甜为正品;微香,味淡,系混淆品莳罗子。
(25)大茴香:香气浓郁,尝之味甜为正品;具特异的芳香气,久尝麻舌,系伪品莽草。
(26)枸杞:气微,味甜微酸,肉厚种籽少为正品;气微,甜味淡而苦涩,为大枸杞,质量差,不多用。
(27)西洋参:有洋参特有的芳香气,味微甘,苦,洋参味浓为正品;微有白芷香气,味微辛,系用小白芷仿制。
(28)国产西洋参:香气微,口尝洋参味淡弱为正品;气香,但与参的味道不同,口尝味苦,系用白人参仿制。
(29)肉桂:气香,尝之味甜,辣,无渣为正品;有樟脑气味,嚼之渣多,味不甜而微辛,系香料桂皮,不可人药。
(30)沉香:气芳香,味苦,木纤维少,树脂多为正品;气微、味淡,嚼之为木纤维,为沉香白木。
(31)厚朴:气芳香,味辛,味苦为正品;不具厚朴的芳香气,有的气腥,有的具姜香气,有的只苦不辛,为假货。
(32)檀香:气清香,微有辛辣感为正品;不具清香气,味淡,系伪品或边材。
(33)牛黄: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有芳香清凉感,味苦而后甜的为正品;取一小块置舌尖上,溶化之后有粘糊感,无牛黄之清香气,味苦而不甜,系伪品。
(34)麝香:牙咬尝之香气浓烈且迅速穿入牙缝,将香仁舐至舌尖即慢慢溶化,无残渣,无臊味,微苦,微辣为正品;香气淡,香仁在舌尖部分不溶化并有粘糊感,为伪品。
(35)熊胆:取熊胆少许置舌尖上,味极苦而有串喉感,味虽苦而回甜,溶化快,嚼之不粘牙为正品;气微腥,无清凉串喉感,味苦,系伪品。
(36)燕窝:口嚼感到爽口,且有鲷鱼味为正品;嚼时口感有皮肚味,为伪品。
(37)茯苓:气微,咬之较硬,有粘牙感为正品;微有面粉气,咬之即松碎,无粘牙感,系用淀粉伪制品。
(38)佛手片:气香,味微甜而微苦为正品;气微,味甜,系伪品。
(39)厚朴花:气香,口尝有厚朴之气味,为正品;气微,不具厚朴之气味,嚼之有木渣感,为伪品。
七、水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天仙子:水湿不变形,为正品;遇水迅速膨胀,粘性大似蛙卵,干后粘连成块状,坚硬为伪品。
(2)沉香:置水中沉水者质量好,半沉者尚可;漂浮者质次或不可人药;水洗色泽即无,为白木染色,为假品,不可人药。
(3)麝香:放水中,长时不溶为真品,放水中短时即溶且浑浊,为掺假伪麝香。
(4)蛤蟆油:水浸泡后膨胀呈絮状,30度常温下存放48小时即腐败变味,为正品;水泡膨胀呈螺旋形鸡肠状,30度常温下存放?2小时不腐败变质,为伪品。
(5)青黛:将少许青黛放入水中浮水者少为质量好,下沉者含有杂质;而下沉者人药不佳。
(6)熊胆:取一小粒,放人盛满清水的杯中,可见杯中熊胆盘旋下沉,并溶成一条黄线;静放24小时观察,如全部溶解放出黄色色素分布在杯底为真品;静置24小时,全部被染成黄色,或有不溶絮状物为伪品。
(7)牛黄:取牛黄一小块,放烧杯清水中不溶解、不脱色,不染水,不浑浊为真品;置水中迅速溶解、破碎、染水、浑浊,系伪品牛黄。
(8)犀角:开水烫浸有角质的清香气为真品;开水烫浸有角质臭气,系水牛角。
(9)广角:开水浸烫有角质腥气为正品;开水浸烫臭气尤甚,系黄牛角。
(10)高丽参:浸泡不碎为真品;浸泡参体即松散成块及碎渣为压制而成的伪品。
(11)西红花:水浸后观察呈喇叭状为真品;水浸后搓成糊状为淀粉伪制品,水浸后不呈喇叭状而呈条状或丝状,为黄花果伪制品。
(12)苏木:加水煮沸,水染色成淡红棕色,取出苏木仍为黄红色为真品;加水煮沸,水染成粉红色,取出木材已脱色,为用别的木材染成的伪品。
(13)蒲黄:置水中浮于水面为真品;置于水面迅速下沉,为加入滑石粉、 玉米面、泥沙等杂质的伪劣品。
(14)秦皮:将少许放人杯中,用开水浸烫后,取液体对光观察,有碧蓝色荧光为真品;置开水中浸烫,对光观察液体无碧蓝色荧光,为别的树皮伪品。
(15)金钱蛇:用水浸软之后,观察蛇头与蛇尾齐全,连为一体为真品;浸软之后,如蛇头可拔出,蛇尾粗短,为伪品。
(16)菟丝子:开水浸泡有粘性为真品;水洗有泥沙,系用沙粒滚粘细土而 成,为伪品。
(17)蟾酥:沾水迅速泛出乳白色液状物,为真品;沾水后泛出乳白色液状物,液状物泛出慢而少,为假货。
八、火试法鉴别部分药材的真假
(1)海金沙:点燃即发出轻微的爆鸣声及明亮的火焰为真品;点燃后残留物多,为加入的细沙土,为伪品。
(2)血竭:燃烧时有呛鼻气味,取少许粉末放白纸上,用火从底部烤之,即溶化成血红色透明体,为正品;烤后为淡红色或砖红色,为掺假品;烤后对光照视边沿有油痕,燃时冒黑烟有松香气,为松香和染料伪制而成,不得人药。
(3)沉香:点燃时,边沿处有多量的油质渗出,呈泡状,香气浓郁,为真品;燃时无油渗出,朽木气呛鼻,为低劣品,不可入药;燃时有污油气,为污油浸过的白木;燃时冒黑烟有油渗出,微有香气,但与沉香之香不同,为越南进口的伪沉香;燃时冒黑烟有油性,香气为降香,实为降香的边材制成,不可入药。
(4)麝香:将少许置锡箔纸上,用火由底部烤之,有崩裂跳动现象;后起泡溶化膨胀似珠,香气浓郁,无火焰或火星出现,为纯品;而放锡箔纸上,只有火星或火焰出现,蹦跳不明显,起泡少的,为掺假伪品。
(5)珍珠:将珍珠置炽热的坩埚中,少时即发出爆裂声响’ 破碎后同心层纹明显,为真品;烧时可发出爆裂声,即便破碎也无层纹;烧时有烧焦的塑料气味,为塑料制作的伪珍珠。
(6)青黛:将青黛置炽热的坩埚中,有紫红色的烟雾,燃尽残渣少,为上品;燃时烟雾少,燃尽残渣多为伪品;如无红色烟雾,为假货。
(7)五不留:在坩埚内炒之爆白花为正品;如不爆白花为四籽豌豆。
(8)檀香:燃试有香气,香气留存长为正品;燃时无芳香气,烟呛鼻,为边材或假货。
选摘自网络